恒盛娱乐

印度果然行动:三舰队进南海施压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密切合作

发布日期:2025-08-04 13:03 点击次数:109 你的位置:恒盛娱乐 > 恒盛娱乐介绍 >

为了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压,印度派出一支由3艘舰艇组成的编队,闯入南海,打算与越南、菲律宾开展联合军事演习。这次亮出实力,显然不仅是要震慑中国,也给越南、菲律宾等在南海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传递了不好的信号。不过,问题在于,印度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据印度国防部公布,印度东部舰队的指挥官苏希尔·梅农少将率领的3艘军舰,近日正式抵达越南岘港,接下来还打算访问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支舰队中,有印度海军的主要驱逐舰“德里”号、反潜护卫舰“基尔坦”号,以及远洋补给舰“活力”号,绝对是具备远洋多任务作战能力的主力力量。

印度方面表示,这次走访的目的在于“推动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增强海上互信以及区域稳定”。听起来挺光鲜亮丽,但懂点地缘政治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打着交流的幌子,实际上是在展示威慑力量”。

毕竟,印度对东盟国家伸出军事触角不是头一次了,不过像这次这样搞得挺高调,而且一口气跟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这三国开展军事互动的,还真不多见,要说特殊点也挺明显的。

其实,印度所谓的“东向政策”早在2014年就由莫迪正式提出来了,算是对90年代“东望政策”的升级升级。那会儿的“东望”主要是做生意、搞合作,而这个“东向”呢,就更强调整体战略滚动,特别是在军事和安全方面着力。说白了,就是以经济打底,军事实力为突破,逐步在印太东翼区域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按照印度政府的说法,东南亚算得上个“空白地带”,这片海域里,中国的影响力一年比一年大,而美国又因为应付全球各种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就这么一想,印度觉得正是“出头露脸”的绝佳时机,他们打算用军舰和外交手段,试图把自己变成南海的新“角色”。

看这架势野心挺大的,可问题也跟着来了——印度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实现呢?

表面上看,这回印度海军出动的那支编队挺先进的,能进行远洋补给、驱逐打击、反潜作战啥的,功能挺全的。不过要说“远洋投送”这项本事的话,和咱们中国比起来还差点意思。

眼下咱们中国海军有两艘航母在役,第三艘福建号也快服役了,远洋补给舰、综合登陆舰、055型万吨驱逐舰啥的,成体系作战的单位逐渐发展壮大。而印度呢?一艘航母一直搁在船坞修,维克兰特号刚一服役就出问题不断,其他水面舰艇也都比较老旧,类型多样,补给体系还没有完全成型。

就硬实力来说,印度海军在南海走一走、拜访东盟,更像是一种“摆个姿势”,真正的军事干预能力还差点儿。

印度选择的几家“合作伙伴”,个个都在南海问题上跟中国有不少实际矛盾。尤其是越南和菲律宾,一个在岛礁问题上跟中国有历史恩怨,另一个几乎每天都在外交舞台上“抗议中国”。马来西亚虽然低调些,但也曾经非法占用南沙一些岛礁。

印度此刻大肆在这些国家港口靠港,还搞什么“联合演习”、对接港口,说啥都摆出一副“纯粹合作”的模样,但恐怕自己都不太相信。这样的动作,不仅惹恼了中国,还可能让自己卷进地区纷争中,打破了之前在中国和东盟之间保持的中立立场。

以前印度还能在东盟国家中保持“友好又不偏颇”的态度,但如果现在公开站在越南、菲律宾那边,恐怕会把中国这个潜在的地区协调者给失望,也许会影响双方未来的关系。

有人说这次印度的动作,其实就是帮美国在南海铺路,出面为华盛顿找“地面代理人”。从战略考虑来看,确实也符号——美国的“印太战略”正拼命扩大盟友网络,日本、澳大利亚已经加入阵营,美军也在不断向菲律宾增加兵力,现在再拉上印度,想必是心照不宣的事。

问题在于,印度真的能胜任这个角色吗?

美国随时可以抽身掉头,但一旦印度陷进去,就得面对中国“真火”的考验。南海可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行动不得由外人干涉。如果印度真钻了空子,把自己变成了“前哨站”,不仅会被中国狠狠敲打,坐收渔利,还可能在地区格局中丧失中立地位,陷入东西两端夹击的尴尬境遇。

中国早就对南海的问题划定了“红线”:涉及主权的事情,哪怕一点点都不能退让;可以谈,但前提是得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过去十年,无论是南海仲裁案,还是菲律宾在中业岛、仁爱礁上的一再挑衅,咱们都坚持了有理有据、讲节制的原则。

现在,遇到印度军舰高调亮相,中国也不会慌张失措。海军实力、海警执法,以及南海岛礁的常态巡逻早就变得老练了。只要印度不在南海挑起“军事摩擦”,咱们通常不会主动出手。但如果越线了,回应肯定不会含糊。

对印度来说,中方早就规划了个“珍珠链”战略,简单说啊,就是在印度洋到西太平洋这段区域布局一串港口、基础设施通道和海上补给点。这玩意儿的核心意义,就是保证中国的能源供应线不被卡脖子,确保国内能源安全无忧。

印度对这个战略特别敏感,总觉得中国是在围堵自己。不过吧,其实中国从没说过要围堵谁,所有港口的开发和合作协议全都是出于商业利益和互惠互利的考虑。再说印度,现在打着“东向政策”的旗号,派军舰去南海,倒像是先动手的那一方。

简单来说,中国采取的是“防守型投射”策略,而印度则打算搞“侵入式围堵”,哪个在挑战规则,一眼就能看出啦。

印度这次挺高调地闯入南海,其实也就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彰显所谓的“海军远洋实力”。可是,实力和策略不搭,反倒让这事看起来更像是“空喊大话”。

南海可不是谁的“外交舞台”或是地缘战略的“试验场”啊。中国对南海的主权立场可是铁了心,海军早就摆好架势准备应对各种挑衅。要是真想在这儿扮演个有建设性的角色,印度就该放下那点“小心思”,回归到大家都能受益的合作正道上去。

要是不肯放弃在南海“装样子”,非得“刷存在感”,最后只会变成美国策略里的“工具人”。而中国,怎么可能轻易向这种挑衅让步呢。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