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港媒拍到70岁的周润发现身筲箕湾东大街,一身休闲装的他正准备进店吃面,全程无人围堵求合影引发热议。
熟悉周润发的粉丝都知道,他近年早已淡出银幕,进入半退休状态,日常最爱跑步、行山、摄影,活成了 “被演艺事业耽误的运动达人”。
早前有内地网友在北京朝阳公园偶遇他跑步,一身运动装搭配墨镜,被认出后笑着挥手,亲民得像隔壁爱运动的大叔。
而近日返港后,发哥的 “行踪” 更接地气。有市民在筲箕湾东大街的茶餐厅外拍到他
当天,周润发头戴Cap帽、口罩遮面,一身短袖 T 恤配长裤,脚踩拖鞋的装扮十足街坊范儿。他驾车来到东大街,不同于平日跑步时的运动装束,显然是专程来 “开餐” 的。
发哥停好车后,施施然过马路走进一家面店。尽管店外早已排起长龙,不少街坊一眼就认出了他,但现场没有簇拥的合照请求,大家只是在门口自然地和他闲聊几句,仿佛熟络多年的老友。
让网民纷纷感叹:“发哥作为大明星,却能完全融入街坊生活,真正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比起前呼后拥的排场,这种亲民姿态才是另一种‘巨星高度’。”
事实上,这正是周润发的日常:去街市买鱼蛋、在便利店排队付款、和街坊闲聊天气,遇见粉丝求合影永远 “任影唔嬲”,但私下里却格外享受这份 “做普通人” 的自在。
他曾说:“名气是别人给的,生活是自己的。”70 岁的他,早已把 “巨星光环” 轻轻放下,活成了最舒服的模样。
不过,周润发留给影史的角色,每一个都堪称 “教科书级表演”。从港片黄金时代到进军国际,他塑造的角色横跨江湖、都市、科幻等多个领域,却总能让观众记住那份独有的 “发哥式魅力”。
1986 年的《英雄本色》里,他饰演的小马哥叼着火柴、身披风衣,在枪林弹雨中为兄弟复仇的画面,至今仍是港片最经典的镜头之一。
这个角色让 “江湖义气” 有了具象化的模样,他的痞帅、隐忍与热血,让 “小马哥” 成为几代人的偶像。那句 “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更是藏着多少人心中的不服输。
如果说小马哥是 “霸气外露”,那么《秋天的童话》里的船头尺则是 “粗粝中的温柔”。他饰演的纽约唐人街混混,看似吊儿郎当,却在与留学生李琪的相处中,藏起锋芒,默默守护。
蹲在路边吃汉堡的落寞、为爱人修鞋的认真,让 “市井小人物的浪漫” 有了最动人的注脚。
1989 年的《赌神》让 “高进” 成为无人超越的经典。梳着油头、戴着戒指,发哥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把 “赌神” 的冷静、睿智与气场拿捏得恰到好处。
哪怕是失忆后变成 “陈小刀” 的憨态,也丝毫不违和。这个角色不仅开创了 “赌片热潮”,更让 “发哥式优雅” 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从银幕上的 “万人追捧” 到生活中的 “自在随性”,周润发的人生下半场,活得比角色更精彩。
他曾说:“我拍了 40 年戏,够了;钱,够用就好。” 据悉,他早已计划将大部分财产捐赠,自己则带着相机走遍世界,用镜头记录普通人的生活。
愿70岁的发哥继续在阳光下跑步、吃面、拍风景,而我们永远记得,那些年他用角色带给我们的热血、感动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