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盛娱乐

演员马卫军: 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 和妻儿定居日本, 67岁死在日本

发布日期:2025-08-04 16:31 点击次数:64 你的位置:恒盛娱乐 > 产品展示 >

马卫军这个名字,说起来不少人可能得想想才能对上号,但他演的那些日本军官,绝对是很多人看抗日剧时咬牙切齿的对象。他生在1956年12月3日,甘肃酒泉人,从小家里条件一般,父母是普通工人,没啥艺术氛围。

他高中毕业后,1975年就进了兰州一家制药厂当工人,那时候的日子就是每天重复干活,挣点工资养家。可他长得帅气,气质还行,厂里同事老说他适合演戏啥的。他自己也爱文艺,厂里搞活动,他就上去表演话剧,渐渐地迷上了这行。

后来,他干脆辞了厂里的活,考进了兰州话剧团。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事,他在那学了点基础,就觉得得往更大地方发展,转去了四川绵阳文工团。在那几年,他练了不少基本功,演技慢慢扎实起来。接着又调到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算是站稳了脚跟,开始接触影视。

八十年代初,他拍了些小作品,像《大幕已经拉开》、《死要面子》、《香港大亨》,反响一般,没啥水花。但他没停下,1987年演了《喻培伦大将军》,总算有点名气了。那剧讲历史,他演得不错,圈里人开始注意他。

紧接着,他又拍了《邪恶的黑森林》、《魔鬼的荒漠》,反馈还行。1989年,他自己编导演了《走出荒漠》,这算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播出后有人认可。1990年,他觉得国内发展有限,就去了日本北海道一所学校进修表演。那时候出国学艺挺流行,他也跟风去了。

刚到日本,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但他咬牙学日语,慢慢能交流了。这段经历对他后来演日本人帮了大忙,因为他不光学了语言,还了解了日本人的习惯和文化。

在日本留学时,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是华人,在当地生活。两人聊得来,就走到一起,结婚了,还生了孩子。从那以后,马卫军和妻儿就定居在日本。他学业完了,本来可以回国,但为了家庭,就留在那。

接下来的十多年,他基本没回国拍戏,在日本机会也少,主要是过日子,陪家人。但他没闲着,观察日本社会,记下不少细节,比如日本人说话的语气、走路的姿势,这些后来都用在角色上。

2005年,他49岁了,演戏的热情又燃起来,就回国发展。2006年,他接了《西南大劫案·极限追捕》,演马局长,总算重回视野。

2007年,机会来了,《中国兄弟连》需要日本军官,他演矢内雄二。因为日语流利,加上对日本的了解,他演得特别像,剧一播,他就火了。从那开始,他专攻这类角色,成了大家口中的“鬼子专业户”。

比如2009年的《我的兄弟叫顺溜》,他演松井联队队长,那角色阴险狡诈,观众看完都记恨他。2010年《雪豹》里的近卫文,他演得冷酷无情,眼神就透着股狠劲。接着《松花江上》的大野建二、《潜龙道》的松本一郎、《长沙保卫战》的下木勇,这些都是日军军官,他一个个演下来,细节拿捏得准。

为什么他演得这么好?因为他在日本住了那么久,知道日本人怎么思考,怎么行动,不是光靠模仿。他还演过《滇西1944》的武藏、《激战》的坂田规一、《我叫刘传说》的坂田规一,这些角色让他在抗日剧里成了标志性人物。

当然,他不光演日本人,也接其他戏。比如《大秦帝国之纵横》里的韩王,他演得稳重有气势。《火线三兄弟》的吴店长,是个小人物,他处理得接地气。《马向阳下乡记》的二乔爹,《人世间》的丁支书,这些角色让他展现了多样性。

2022年的《人世间》里,丁支书虽然戏份不多,但观众觉得他演得真实。2023年的《后浪》里,他演邱师,也是晚年作品。总的来说,他演技扎实,不挑角色,啥都接,就是为了多积累。

但生活上,他和家人分居两地。妻儿在日本习惯了那的生活,他回国拍戏,就得两头跑。每次拍完,他就飞回去陪他们。听说他爱喝酒,工作忙,休息少,身体渐渐出问题。一次体检,发现喉癌,这病来势凶,男性高发,尤其爱抽烟喝酒的。他没停下,积极治病,还继续拍戏。

可能是放不下事业,也可能是想多挣点给家人留着。他一边抗癌,一边赶剧组,癌细胞扩散得快,最终扛不住了。

2023年9月13日,他在日本东京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67岁。消息传出,圈里人震惊。导演张文卓发文说接受不了,演员刘刚也说前段时间还见他。很多人缅怀他,说他是个好演员,演日本人演得太到位了。他的妻儿还在日本生活,继承了他的积蓄,日子过得稳当。

说起来,马卫军的一生跟日本纠缠不清。他演了大半辈子日本人,靠这些角色出名,却也因为太像,被有些观众骂。他定居日本是为了家庭,不是啥其他原因。他去世后,有人讨论他的选择,有人觉得惋惜。他没改国籍,一直是中国人,心在祖国。喉癌这病,提醒大家注意健康,别抽烟喝酒过度,早体检。他留下的作品,现在还能看,年轻观众可能不熟,但老剧迷肯定记得那些“鬼子”。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