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已经结束,咱们来看看ETF的表现,发现了几个不错的方向。
排在前面的是港股创新药(涨幅超57%)和港股科技(大约30%)。
年初的时候,DeepSeek带动了恒生科技大涨,紧接着泡泡玛特把恒生消费也推高了,然后BD出海订单的激增,让港股创新药成了新的投资热点。
不过,仔细盘点后,我发现还有一个细分版块,上半年的涨幅也很惊人,那就是港股通非银,竟然涨了27%!
根据中证的数据,港股通非银近一个月内就上涨了13.74%,仅次于港股创新药。
但奇怪的是,目前跟踪港股通非银的只有港股通非银ETF(513750),也就是说,这个第三大涨幅的方向,仅有这一种投资产品,真是个孤品。
有业绩又是孤品,自然容易吸引资金的目光。
因此,最近确实看到过单日吸金9.14亿元的新闻,提到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在短短四天内连续吸引了资金净流入,最高一天就吸了9.14亿元,总共吸金达15.84亿元。
此外,还有一个数据提到,近一个月内,39亿元的资金流入了非银金融类ETF,尤其是近一周的净流入量就达34亿元。
这让我好奇下半年资金是不是要重新关注港股非银呢?
其实,资金流向港股通非银金融也不难理解,聪明的资金总会提前退出那些过热的板块,布局一些潜力股。
说到港场,上半年我们都知道的热门板块有科技、创新药、银行和新消费,唯独非银金融一直没真正火起来!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非银金融呢?
因为港股的核心+稀缺资产就集中在那几个行业。
港股通非银的代表指数是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其中大约65%都是保险类的。
从前10大重仓股来看,该指数主要集中在的头部保险公司,合计权重约65%,还有交易所(权重17%)和中信等优质券商(合计权重约11%),形成了保险压舱+重仓港交所+券商进攻的特别结构,翻看一下这指数,发现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类似的产品,真是独特。
其实,资金的偏好不仅仅是因为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基本面的支撑和估值。
可以看到,保险行业的基本面正在改善,只是相比于DeepSeek和泡泡玛特这种现象级,它的变化显得更细腻。
我简单说两点中长期看好的保险行业的大趋势。
存款利率不断下降,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需求在增加;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车险和非车险的保费增长也稳定。
最后,大家关心的估值,目前港股通非银指数的市盈率才8.99%,处于近十年内不到30的历史低位。
而且,港股通非银ETF(513750)是市场上唯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产品,费用也相对较低。
此外,它还是T+0交易,灵活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