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盛娱乐

保楼市还是保实体经济?央行出招,国家做出抉择,走势已明确

发布日期:2025-07-30 09:41 点击次数:158 你的位置:恒盛娱乐 > 新闻动态 >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了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进入市场。这个信号意味深长——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与实体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国正式确立了经济政策的优先次序。

"稳楼市"还是"保实体"?这不仅仅是一个政策取舍问题,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面对这一抉择,央行给出了明确答案:实体经济优先,房地产稳中求变。

房地产行业曾贡献了中国GDP的20%以上,这个曾经的经济引擎在过去三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调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6%,创下198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房产销售同比下跌12.9%,新开工面积更是锐减23%。摩根士丹利估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售房产库存已达两年需求量。

如此严峻的数据背后,是普通家庭约18万亿美元财富的蒸发。购房者信心受挫,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受损,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不断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

央行对房地产的政策支持并非没有,但其力度和方向已然不同。2025年初,央行将房贷利率下调25个基点,统一首付比例要求,并将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25%降至15%。这些措施预计每年可为5000万户家庭(约1.5亿人口)减少1500亿元利息支出。但这些措施更多是"救急"而非"刺激"。

更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政策工具箱正在不断丰富。2025年5月,央行宣布建立500亿元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并将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至总计8000亿元。同时,还推出了央行背书的低成本再融资机制,通过与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风险共担的方式购买科技债券。

央行这一系列政策调整实际上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房地产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在2024年初就提出,中国房地产行业需要向"更小、更可持续的角色"过渡。而央行的行动表明,这一转型已经启动。

实体经济重新成为政策的"重中之重",这对房地产市场意味着什么?高盛分析师预计,在积极政策支持下,房价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趋于稳定。摩根士丹利则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带动房贷需求回升。但所有分析机构都一致认为,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增长将更加温和。

这一转向并非偶然。从国家层面看,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减速的双重压力。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的数据,随着人口增长放缓,未来十年中国对新增住房的需求将大幅减少。在这种背景下,继续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并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正成为中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支撑。2025年初央行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并强调要"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同时优先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和消费金融的支持"。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5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表示:"我们将确保流动性充足,降低企业和家庭的整体融资成本。"这种全面但有重点的政策取向,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

从数据看,这种转型已初现成效。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创六个季度以来新高。虽然名义GDP增速仅为4.2%(创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不包括疫情年份),但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表现亮眼。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7%,远高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5.5%的增速。

这种结构性变化意味着,虽然短期内房地产调整会造成一定阵痛,但从长远看,中国经济正在变得更加均衡、可持续。用经济学家梁平的话说:"RRR下调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都将服务多重目的,包括提振内需和加速结构调整。"

当然,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仍然至关重要。央行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这表明政府不会任由房地产市场崩溃。2024年9月推出的3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及后续央行将资金比例从60%提高至100%的举措,都体现了这一平衡策略。

从长远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向"住房不炒"的理性回归。高盛分析师预计,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房价可能还会下跌20%-25%,这将使房价较峰值降低约一半。但随着政策支持,这种下滑有望在2025年底得到控制。

国际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调整并非坏事。一个更小但更健康的房地产行业,加上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经济结构,长远来看将提高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已成定局。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近期宣布,将增加六大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并加快制定促进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举措旨在增强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普通民众而言,这一转型意味着什么?房价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快速上涨,但住房将变得更加可负担。同时,高质量就业机会有望增加,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消费升级和服务业扩张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央行的抉择清晰地表明,中国经济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而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这场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但方向已定。

从历史角度看,每一次经济结构调整都伴随着阵痛,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中国经济的这次"凤凰涅槃",或将成为其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你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由房地产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