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盛娱乐

英国之耻!泰晤士河变身臭水沟,监管局难逃撤销噩运?

发布日期:2025-07-29 07:48 点击次数:68 你的位置:恒盛娱乐 > 恒盛娱乐介绍 >

乔恩·坎利夫爵士最近有句话,听着就让人心里一沉。他说英国正经历一场“现代版大恶臭”,这不就是把我们眼下的困境,跟1858年伦敦那场名垂青史的“大恶臭”画上了等号吗?

当年,恶臭熏得议会都开不下去了,这才有了约瑟夫·巴扎尔吉特设计的现代下水道系统。那是没办法,臭到鼻子底下,谁也受不了。

可现在呢?这股“臭味”虽然形式变了,却依然弥漫在英伦三岛上空。没经过处理的污水,堂而皇之地排进河流,成了常态。

这哪还是环境问题,简直是公共健康和国民信任的大危机。今年七月十八日,英国环境署(EA)的报告更是直接打脸。

他们披露,2024年至今,已经发生了75起“严重”污染事件。要知道,他们的目标可是零啊。

去年同期,这个数字还是47起。这增长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水体变粪池

这污染,可不是什么抽象概念,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英国人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喜欢亲近水边的人,感受最深。

夏天一到,许多人本来想着去海边或河里泡泡,结果发现不少知名海滩都挂上了警告牌,劝你别下水。

研究发现,英国的河流几乎条条都带着化学污染物。这哪是河流,简直是移动的污水管道。

泰晤士河,曾经的母亲河,如今成了重灾区。Henley Mermaids游泳团体直接吐槽,某些河段简直是“污水最严重”的地方。

她们在水里游,能看到避孕套、卫生用品和各种纸张。每次下水前,都要再三告诫自己:头千万别沾水。

就连著名的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也给这水质蒙上了一层阴影。比赛河段的大肠杆菌浓度,高得吓人。

牛津队的队长伦纳德·詹金斯直接抱怨,河里“太多粪便”。他赛后竟然呕吐了,这水能好吗?

往年赛后跳水庆祝的传统,今年也彻底泡汤。教练们都叮嘱队员:“比赛时不要碰到划桨溅出的水”。这真是前所未闻。

伦敦西部Hammersmith桥那边的水质测试更触目惊心。平均每百毫升水,大肠杆菌就高达2869个菌落形成单位(CFU)。

最高的时候,这数字飙到了9801 CFU!要知道,环境署的标准可是低于1000 CFU才算合格。

River Action组织直接点名:这罪魁祸首就是泰晤士水务公司。他们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进泰晤士河及其支流。

有居民气愤地控诉,泰晤士水务公司曾连续53天,允许原污水排入牛津郡的泰晤士河。他们说,这直接导致“河里的一切都被杀死”。

更丢脸的是,这事儿甚至影响到了国际赛事。去年七月底,在桑德兰举办的世界铁人三项比赛,至少57名运动员赛后腹泻呕吐。

澳大利亚选手雅各布·伯特威肖赛后不适,直言不讳:“可能这就是在屎里游泳的后果。”这话,听着就让人难受。

赛事海滩的水质检测,显示大肠杆菌水平比平时高了39倍。而污染源,被怀疑是Northumbrian Water公司。

这家公司,2022年曾向铁人三项赛场附近的威尔河排放污水28次。这简直就是把运动健儿们当成了人肉过滤器。

这场水务危机,已经波及到了水务公司自己的员工。GMB工会的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泰晤士水务工人,都遭受过公众的“虐待”。

这些虐待,不仅有言语上的,甚至还有身体暴力。这让一线工人感到,自己的工作环境越来越不安全。

监管:形同虚设

水务危机的根子,可不是什么天灾,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祸。它深埋在1989年英国水务行业私有化之后,一套长期失衡的监管框架里。

Ofwat,这个负责经济监管的机构,从水务私有化那天起,就一直不怎么情愿批准水费涨价,来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

这就把整个行业,硬生生地卡在了中间。一边是基础设施日渐老化,一边是投资迟迟跟不上。

消费者和水务公司,两头都抱怨。消费者嫌水费涨得离谱,水务公司则抱怨监管框架让他们束手束脚。

乔恩爵士委员会的调查,把这种普遍的不满直接摆在了台面上。超过九成的受访者,对现行监管框架的评价是“糟糕”或“非常糟糕”。

连英国最大的水务公司,泰晤士水务,现在都徘徊在“破产”边缘。他们年度税前亏损高达16亿英镑,这个数字让人咋舌。

说到底,一些水务公司赚了钱,不是优先投入基础设施,而是急着给股东分红。他们过度依赖借债,财务抗风险能力一塌糊涂。

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基础设施的长期欠账。老旧的下水道系统,面对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根本不堪重负。

药方:激进疗法

面对这样的烂摊子,英国政府也坐不住了。前英格兰银行副行长乔恩·坎利夫爵士,被委以重任,去调查并找出解决之道。

他近期提交了一份厚厚的报告,足足464页,里面列出了88条建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炸弹”级别的提议——废除Ofwat。

更让人意外的是,环境大臣史蒂夫·里德竟然立刻就接受了。这速度,也从侧面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乔恩爵士设想得很清楚,英国将成立一个全新的机构来取代Ofwat。这个新机构会把环境署的水务职责都揽过来,甚至连饮用水监察局的职能也一并纳入。

威尔士那边,也会建立一个类似但独立的机构。监管模式也会变,不再是统一标准衡量所有公司,而是更注重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

新机构还会学银行界,给水务公司设定最低资本要求。万一哪家公司真撑不住了,也会有正式的“扭亏为盈”制度。

乔恩爵士强调,要解决这堆烂事,必须得有“自上而下的指导方针”。他认为,只有政府才能统筹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居民水费这些互相冲突的目标。

他甚至建议,政府应该制定一份“国家水资源战略”,要包含25年的滚动规划和中期目标,给新的监管机构指明方向。

为了解决现在区域规划的碎片化,报告还建议,英格兰应该成立八个基于河流集水区的机构,威尔士也设一个。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区域统筹。

然而,对于水务行业到底该姓“公”还是姓“私”的争论,从未停歇。许多左翼人士和部分环保组织,甚至很多普通消费者,都觉得私有化是“原罪”。

他们认为,只有重新国有化,才能让水务公司真正以公共利益为重,而不是一味追求利润。

但乔恩爵士的报告却给出了不同看法。他分析了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国有模式,威尔士的非营利模式,以及英格兰的私有模式,结论是“并无明显的优劣选择”。

报告也提出了现实问题:政府现在财政紧张,哪来那么多钱去收购私有公司的股份?而且,就算国有化了,水务公司难道就不用向财政部要钱搞投资了吗?

面对各方压力,泰晤士水务公司也开始行动了。他们计划在2026年升级改造南莫顿污水处理厂。

他们还承诺,要升级改造超过250个污水处理厂和下水道。公司甚至声称,他们是“唯一一家为所有未经处理排放物提供实时警告的公司”。

结语

乔恩爵士的这些提案,乍听之下,似乎句句在理,把监管力量整合起来,也确实是明智之举。

但这些新政到底能不能奏效,恐怕还得等上好几年才能见分晓。毕竟,废除Ofwat,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法律还得跟着改。

与此同时,水费还在上涨,下水道溢污的情况仍旧不断,夏天说不定还得限制用水。民众的抱怨声,短期内是停不下来了。

连水务公司的员工都成了“出气筒”,这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矛盾的激化。

英国水务的困境,想要真正解决,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

如果不能真正平衡好资本逐利和公共服务的本质,那么民众对清洁水体的期盼,以及对这个行业的信任重建,将依然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考验。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