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特兰开拓者队年薪75000美元招聘中文运营专员,引发讨论!开拓者花16号签选一个中国球员,到底是真觉得他能打出来,还是纯粹看上了他背后巨大的中国市场?这两种猜测,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把所有线索拼在一起看,答案可能更接近前者。
必须承认,杨瀚森带来的商业效应是实打实的。夏季联赛,一个通常只有核心球迷关注的比赛,他一场球能吸引来500万中国观众,这个数字是同一天状元热门弗拉格和布朗尼对决的五倍。选秀专家Barlowe说杨翰森是“摇钱树”,这话一点不夸张。开拓者球衣商店,一件杨瀚森的球迷版球衣卖1173块,球员版更是高达2063块。这些都是真金白银,尤其是一支正在重建的球队,既需要球票收入,也需要新的故事来吸引赞助商。Ben Golliver在播客里说:“中国球迷一直在等待一个属于自己的明星,自从姚明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球员了。”这种积攒了十几年的关注度,一旦找到出口,就是一股无法抗拒的商业洪流。
但商业上的成功,终究要建立在球场表现之上。Barlowe还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关键是出场打球你造不了假。”流量再高,球衣卖得再好,如果球员在场上是个漏洞,很快就会被球迷和媒体的口水淹没,商业价值也会迅速缩水。开拓者管理层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之所以敢在商业上投入这么多,肯定是因为他们相信杨瀚森在篮球层面有值得投资的潜力。夏季联赛场均10.8分、5.3个篮板,这数据对一个新秀内线来说,不算惊艳,但合格。真正让懂球的人眼前一亮的,是另外两个数字:3.8次助攻和2.3次盖帽。
场均接近4次助攻,说明这个2米16的大个子有很好的球场视野和传球意愿,能成为球队进攻的一个轴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拿他和约基奇比较的原因。他不是那种只会站桩要球的传统中锋。而场均超过2次的盖帽,则直接体现了他的防守尺寸和判断力。这些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在CBA青岛队的时候,球队就在有意识地为他打造一套适应现代篮球的体系。比如给他配能拉开空间的四号位外援,让他有足够的空间施展策应;再比如给他配擅长打挡拆的后卫,最大化他的传球威胁。可以说,杨瀚森是带着一套比较完整的“说明书”进入NBA的,他有即战力,这是开拓者敢用首轮签选他的基础。
有了篮球基础,还得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从姚明到易建联,中国球员在NBA要背负的压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杨瀚森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他身上另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当记者问他怎么看待外界的巨大关注和期待时,他说:“如果事情发生在八小时之外,就不要担心;如果在八小时内,也不要太紧张。”这种“八小时”工作论,听起来简单,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调节。他能清醒地把打球这份工作和场外的舆论噪音分开,让自己专注于球场。这种心态上的成熟,比夏联的数据更可贵,这决定了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现在再回过头看那份年薪75000美元的招聘。开拓者的目的,可能并不仅仅是找个人来运营微博、发发视频,然后把流量换成钱。这份工作的描述里写着,需要一个“精通文化的叙事者”,去“支持零售、合作和营销目标”。这更像是在为杨瀚森搭建一个专业的保护层和沟通桥梁。这个专员要做的,是处理好“八小时之外”的那些事,过滤掉不必要的干扰,让杨瀚森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八小时之内”的训练和比赛中。从这个角度看,开拓者的这笔商业投入,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于篮球本身。他们是在用专业的商业运作,来保障自己篮球投资的成功率。
所以,开拓者这盘棋下得并不投机,而是一次清晰的战略投资。他们看中了杨瀚森在球场上的潜力,也清楚他背后市场的巨大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选择用一种更专业、更现代的方式,去帮助这个年轻人应对可预见的风暴,努力让这笔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当然,最终他能达到什么高度,还是要看他在常规赛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