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泊性质:长津湖并非天然湖泊,而是为长津发电站蓄水的人工湖,湖水通过隧道南流入城川江,后注入咸兴湾。
2. 极端寒冷成因:长津湖与北京纬度相近,但因地处盖马高原,海拔高且蓄热能力差,四周无山脉阻挡寒潮,又处于风口,受蒙古冷高压影响,加上冬季日本海湿冷空气作用,1950年冬季这里遭遇了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
3. 志愿军入朝仓促:志愿军第9兵团从南方调至山东后,未在东北充分整训和更换寒区装备就直接入朝作战,很多战士穿着单薄棉衣,防寒准备严重不足。
4. “冰雕连”壮举: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有3个成建制的连队因踏冰卧雪而壮烈牺牲,被称为“冰雕连”,均出自长津湖战役中的第9兵团,他们以战斗姿态被冻僵在阵地上,令美军都为之震撼。
5. 武器装备悬殊:美军一个陆军师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电台1600部;而志愿军一个师仅有12门山炮,电台只有数十部,武器装备差距极大。
6. 韩军“走位”奇特:长津湖战役中,韩国第一军团配合美军作战,人数超2万,其中包括韩军第一王牌首都师。但战役打响后,该军团未获许可就直接逃到了兴南港,让美军十分愤怒,也让志愿军原本担心其侧后穿插的顾虑消失。
7. 杨根思英雄事迹:连长杨根思在长津湖战役中,连续打退美军8次进攻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展现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8. 新兴里战斗成果:志愿军第27军在新兴里战斗中,全歼美第31团级战斗队,共歼敌3191人,击毙美第31团指挥官,创造了志愿军以劣势装备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
9. 美军冻伤情况:尽管美军有防雨帐篷、羽绒衣裤等先进保暖装备,但因天气极寒,且士兵怕苦怕冷,冻伤也相当严重,不过美军可利用空中优势将伤员运往后方或驻日总部治疗,冻伤冻死者相对较少。
10. 水门桥的争夺:水门桥是美军南逃必经之路,志愿军三次将其炸毁,美军却凭借强大的工兵力量和从日本空运的桥梁组件,三次恢复,最终大部分美军通过了水门桥。